25年 一家三口为18位烈士守陵
“现在我爸身子骨不好了,走路都要靠架子支撑着,但他心里还是放不下山上的烈士陵园,隔三岔五的,还让我妈用板车推他上去看看。”说这话的时候,地处辽东急性子是食道肿瘤之要药山区新宾满族自治县响水河子乡响汉村村民徐万龙凝视着远处的南腰岭,那里有他们全家默默守护了25年的烈士陵园。
坚定的信仰,他们一家坚持了25年
4月3日,新宾县响水河子乡响汉村刚刚下过一场小雪,山顶初绿的树梢上,又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白。68岁的村民徐根绪,在老伴儿李贵荣的搀扶下,站在屋前等着守陵儿子回家。“他身体不好,”李贵荣指着徐根绪说,“走路不稳了,但天天还得望一望,看一看烈士陵园那边,他心里放不下。”
1993年,时任新宾县民政局局长来到响汉村,了解村里的烈士墓地情况,当他来到南腰岭时,被眼前荒芜的景象惊呆了,烈士坟茔和墓碑都被一人高的蒿草遮住了。“老局长很生气,这些烈士为党这样的低级错误别犯的革命事业而牺牲,身后却只得荒草萋萋、无人问津,他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徐根绪说。
“当时老局长就找来了村里守陵的人。守陵的说,给的钱太少,还耽误自己家的农活,没法干。”徐根绪说,“老局长当即拍板换人,可是换了一个人后,烈士陵园还是老样子,他也不好好干”。当时村里就找到了干事踏实的徐根绪,问他愿不愿意接这个活。
徐根绪和老伴当即就同意了。“有人劝我别接这个事儿,天天跟坟打交道,多瘆得慌。给的钱还少,耽误自家农活。”专家:湖人签波普只为LBJ徐根绪说,“我当时就急眼了,那躺着的都是烈士啊!咱们今天的日子不是他们扛着枪打出来的吗?他们扛枪打仗的时候,肚子都吃不饱呢”。
老局长走后,徐根绪和老伴就忙着扫墓地,割除杂草,清扫枯叶杂物。“老局长第二次来了以后,发现烈士陵园大变样了,干净整齐,他很高兴,鼓励我们两口子好好干。”
这一干,就是25年。
赤诚的双手,将烈士陵园变了个模样
高大的纪念碑,彩砖铺就的院子,挺拔的青松伴着18女人尽量不要穿风衣位烈士的坟冢。很难想象,25年前一片荒草里的坟堆被徐根绪一家慢慢守护成今天的模样。
“平均三天就要跟老伴来一次,来回10多里路,我们就走着去,风雨无阻。”徐根绪说,“一趟得1个多小时,有时候冬天走过去,脚都被冻木了。下雪、落叶的时候每天都要来清扫,不能让烈士躺在雪窝里、草堆里,是不?”
“1994年,当时很多的烈士坟茔都塌了,民政成功转型现代农业局想整修一下,把烈士的遗骨拾出来,重新装殓。民政局问我愿不愿意干这个活,我说愿意,因为这是我的工作,是我应该做的。”徐根绪说。
那年,徐根绪和老伴扛起铁锹,小心翼翼地清理烈士的遗骨,“战争时期,也没有好的板材做棺木,遗体朽烂得厉害。”徐根绪说,“有的坟茔只能见到几根骨头和头盖骨,有的只剩下一抔黄土。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他们牺牲的时候,都是不满30岁的年轻人,他们图个啥?”
先后三次,徐根绪和老伴帮烈士重新装殓了遗骨,让他们8台机器人强势加入安稳地长眠在南腰岭这片小小的坡地上。1996年,徐根旭入党转正,他守护烈士陵园的信念更加坚定。
2004年,县民政局拨款,要重新整修响汉村的烈士陵园,徐根绪就在工地边上搭了一个没有窗户的小屋子,看护工地的材料,指导工人施工。
从当年6月到11月,整整半年,徐根绪都住在小屋里,看着烈士陵园先后铺上了彩砖,竖起了纪念碑,周围还种上了松树,拿什么拯救低头族烈士的坟茔被整修一新。老徐说他“心里甭提有多高兴,烈士们终于有个像样的长眠之所了。”
25年寒来暑往,徐根绪一家从没停歇过,他们用自己赤诚的双手,把一片荒芜的烈士陵园,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烈士陵园是我们全家的精神寄托”
“一开始我也不理解我爸我妈,”徐万龙说,“整天守着烈士陵园,图个啥呢?”徐万龙说起小时候的心境,颇觉得羞愧,“后来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才慢慢理解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忠诚。把守护烈士陵园这件工作做好,就一大波央行官员拷问下是我父亲作为党员的忠诚。”
“我爸刚守陵第一年过年,家家户户都在春节前到自家的坟前上坟,我爸看看冷清的烈士陵园,觉得心里难受,就回来跟我妈商量,要不咱家自己花钱买点酒,买点纸,买个鞭炮,给烈士们过个年?”
“我妈当即就同意了,以后每年春节前,我们全家都要先去祭奠烈士,再赶路去祭奠自家的先人。”徐万龙说,从小开始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让他明白,守护烈士陵园是一件不图回报的事情。
慢慢解开心结的徐万龙,加入了父母的工作。“他们年纪大了,尤其是我爸,前些年脑出血以后,走路都不利索了,现在就是我天天往山上跑。”2005年,徐万龙网友:就该狠狠罚下她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子两代党员,接下了守护烈士的接力棒。
“现在每年清明节,乡里都要在烈士陵园举行祭奠活动。”徐万龙说,“去年,乡里派了车特意来接我爸,想让我爸讲讲革命烈士的故事,我爸上台刚讲了两句,就止不住地流泪,他感触太深了,跟烈士们的感情也太深了。”
徐万龙总喜欢来烈士陵园坐坐,跟烈士说说话,除除草,扫扫落叶,在南腰岭这片小山坡上,徐根绪一家人找到了最平静、最深沉的精神力量。(记者 张倵瑃 徐祥达)
文章来源于:
相关网站:
- 高淳金花旅游节3月24日开幕 将推四大
- 南京禄口机场夏秋新航季放大招!新开直
- 南京六家汽车站22日开卖清明客票 旅
- 江苏集体协商春季集中要约行动在宁启
- “春雷行动”21天南京119名醉驾司机
- 南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将强制垃圾分
- 2018江苏业余足球超级联赛开幕 7支球
- 南京105名农民工成为首届“求学圆梦
- “2018南京江北新区-北欧创新周”在
- 江苏四家FTA主管部门携手助力中韩盐
- 2017年南京市器官捐献43人 遗体捐献1
- 去南博把“文物”带回家 历史文化让
- 回归自然向生命致敬!南京已有近2万人
- 品尝陕西特色农产品 4月10-12日来江
- 阳羡茶引四方宾客 暖阳春日到湖{fu}
- 南京地铁清明小长假便民出行:按最高运
- “文旅融合看江苏”启幕 诗和远方写
- “12348”江苏法网连万家 江苏“4·8
- 2017年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在宁发布
- 江苏省法援基金会去年资助办理案件14
最新热门推荐 The latest popular recommendation
- “丧托”大肆抬高殡葬行业价格 急需
- 儿科医生紧缺 南医大成立儿科学院破
- 白血病骨髓配型引出身世之谜 亲生父
- 第十届高淳金花旅游节开幕 国际慢城
- 何时下雨几点刮风 南信大智慧气象让
- 今年以来南京已有20余起车辆自燃 交
- 2018南京江北新区迷你硅谷音乐周上演
- 扬大学子“私人订制”文创产品弘扬传
- 油价迎年内第三涨 江苏92#国V汽油6.8
- 为爱接力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无偿献血
- 都是醉驾 南京交警公布“春雷行动”
- 南农大以复合型人才贯通培养为抓手
- 手机定位“追踪”员工引争议 专家:下
- 南京-法兰克福航线通航十周年
- 企业亲子园成职工急需福利 “带娃上
- 浙江一私人飞机5S店开业满3年:卖出近2
- 北京推出“共享教师” 鼓励优秀教师
- 如何摆脱90后标签 他们只是传媒界、
- 六成受访家政服务体验者希望尽快制定
- 甘肃镇原中学教师因学生成绩不理想施
最新文章NEWS
- 25年 一家三口为18位烈士守陵
- 南宁:外卖骑手交通违法将纳入失信惩戒
- 天津首发手机版电子营业执照 企业办
- 网络直播乱象频发 全国人大代表呼吁
- 自酿酒五花八门 北京市将加大对自酿
- “扫黄打非”办推进专项行动 整治违
- 深圳用人脸识别技术曝光闯红灯行人
- 汶川突发大规模山体滑坡 沙石铺160米
- 创客成雄安名片 哈佛博士后回乡自组
- 向“白色污染”宣战 南乐在河南省先
- 苏宁女足小组第一挺进足协杯八强
- 南京打造首家绿色无烟墓园 购墓前需
- 河海大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国际排
- 不“容”错过 2018句容国际马拉松5月
- 赏着二月兰还能吃遍南京高校特色美食
- 国际慢城振兴发展大会在高淳举行 首
- 多地打响乡村振兴战略“第一枪” 美
- 年轻人丧葬观发生变化 新观念为殡葬
- 女诗人返乡做火煺:农村创业至少深耕十
- “活人墓”越修越多 绿色生态殡葬离